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连接,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这条铁路使德国得以控制土耳其,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1888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建造由博斯普鲁斯海峡至安卡拉铁路的租让权,并成立德国小亚细亚公司从事修建。1889年,公司根据德皇指示,于1893年1月又从土耳其取得延展铁路至科尼亚的租让权。英国强烈反对,德国则以反对英在埃及利益相威胁,迫使英让步。1896年铁路建成。1903年德国又获得从科尼亚延展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修建铁路租让权。英、法对此强烈反对。经过复杂谈判,英国仍坚决不同意以科威特为这条铁路线的终点。1914年6月15日,英、德双方草签格雷-里赫诺夫斯基协定,英国不再阻挠此铁路的修建;德国也承诺铁路以巴士拉为终点,不再延伸到波斯湾。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正式签约。巴格达铁路的全线工程拖到1934~1944年才由英、法、土三国分段建成,但此铁路已不再具有大战前那样的国际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