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表示法是基于框架的一种结构化知识表示方法。
此理论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学者明斯基(MarvinMinsky)在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应用框架结构存储知识,当学习新事物时,就从记忆中找出合适框架,并根据情况进行修改,从而形成新的框架。框架表示法是一种结构化好、概括性高的知识表示法,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善于表达过程性知识,经常与产生式表示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取得互补的效果。
框架是一种描述对象属性并反映对象间关系的数据结构。框架有描述事物各方面的槽组成,每个槽可有若干个侧面。槽用于描述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侧面用于描述属性的一个方面。槽和侧面具有的值分别称为槽值和侧面值。以“研究生”的框架表示法为例:
框架名: <研究生>
类属: <学生>
性别:(男,女)
学习:专业: <专业>
导师: <教师>
框架“研究生”含有3个槽,分别是“类属”、“性别”和“学习”,这些槽名后面就是槽值,而槽值 <学生> 又是一个框架名,“专业”和“导师”是槽“学习”的两个不同侧面,其后是侧面值。
在20世纪80年代,框架表示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专家系统软件中,其中最著名的是知识工程环境软件(KEE),该软件全面支持框架结构的知识存储和知识发现。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框架表示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用于医疗诊断、工程项目知识表示、药物成分分析、事故应急预案发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