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学家U.贝克、A.吉登斯等学者开始对社会风险进行研究。贝克最早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现代科技手段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吉登斯从风险客观分布状况的改变、对风险观念理解的改变两个方面归纳出风险的不同类型。9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S.拉什[注]提出社会风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和排除各项技术飞速发展后所造成的各种可能危及人类社会的风险。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风险分析开始引起中国重视,展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风险分析研究工作。
社会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风险分析可以从人员、环境、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对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具体内容做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通过社会风险的辨识、估计与评价,进行规避或减小风险的相关决策。因此,社会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见图)包括:①社会风险辨识。需要考虑风险类型、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风险引起的后果。一般采用专家调查、情景分析等方法进行潜在风险的辨识。②社会风险估计。需要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分布、风险发生的后果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风险概率估计包括主观估计与客观估计两种,主要估计方法包括概率树、外推法(分为前推法、后推法和旁推法)、蒙特卡罗数字仿真方法、多因素相互关联效应估计等。③社会风险评价与决策。主要从风险、收益、成本三方面进行社会风险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完全回避风险法、权衡风险法、风险-效益分析法等。
21世纪以来,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社会风险分析机构有:中国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全国教育系统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欧盟健康和环境风险科学委员会,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情报分析司,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