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现代文学 . 现代诗歌 . 【诗歌文体】

自由体诗

/free verse/
条目作者吴子敏

吴子敏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26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2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诗体名。现代中国新诗的一种主要形式。

英文名称
free verse
代表作品
《女神》
所属学科
中国文学

由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在中国五四以来十分流行。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一项成果,与当时内容的革命性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诗歌的形式也从中国旧体诗的僵硬格律中获得解放。运用现代白话写作,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这就是新文学运动中最初出现的自由诗的雏形。因此,虽称自由诗为一种形式,但它又并无特定的诗形,而是这一类自由体诗的统称。从五四前夕起,一些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即对自由诗作了尝试和探索,胡适等为使新诗摆脱旧诗词格律的影响,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真正从内容形式冲破旧诗的樊篱,而表现出彻底叛逆精神的,是郭沫若创作的《女神》,这是中国自由诗走向独立的代表诗集。

郭沫若作品《女神》(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藏)郭沫若作品《女神》(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藏)

自由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的明显影响,如美国W.惠特曼的诗风对郭沫若等人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印度泰戈尔等的诗情也为不少人所接受。朱自清将五四以后第一个十年的诗作分为自由诗、格律诗、象征诗三派,对自由诗作了充分的论述和肯定。自由诗在抗战时期因艾青、田间等的提倡,得到极大的繁荣。艾青关于诗的散文美的主张,使自由诗的存在进一步得到了理论的解释。“把诗从沉寂的书斋里,从肃穆的讲坛上呼唤出来,让它在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中接受磨炼,用朴素、自然、明朗的真诚的声音为人民的今天和明天歌唱:这便是中国自由诗的战斗传统。”(绿原《白色花·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