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3日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求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首页
[{"ID":42420,"Name":"文学"},{"ID":45060,"Name":"传播学"},{"ID":45527,"Name":"传播政策与法"},{"ID":45537,"Name":"〔文化产业政策与法〕"},{"ID":45539,"Name":"〔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法〕"}]
. 文学 . 传播学 . 传播政策与法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 .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Some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最后更新 2023-12-30
浏览 309次
中国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工作部署和重大决策。
- 英文名称
- Some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 签发时间
- 2005-12-23
- 国别
- 中国
- 颁布单位
- 中共中央、国务院
《意见》分为9个大部分,分别为:①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③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④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⑤深化文化企业改革;⑥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⑦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⑧健全宏观管理体制;⑨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其中特别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意见》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恰逢“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所做的重大决策。《意见》对培育文化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格局等方面的文化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此,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
扩展阅读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