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图书馆史】 . 中国图书馆史 . 【中国近代图书馆史】 . 公共图书馆运动

京师图书馆

/Capital Library in BeiJing/
条目作者谢灼华撰周旖修订
条目作者谢灼华撰

谢灼华撰

周旖修订

周旖修订

最后更新 2024-01-31
浏览 522
最后更新 2024-01-31
浏览 52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

英文名称
Capital Library in BeiJing
成立时间
1909
成立地点
北京

创建于北京。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首倡创设京师图书馆。光绪三十二年罗振玉增广李端棻之说,撰《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提出创设京师图书馆的具体办法,由此开启了创设京师图书馆的序幕。光绪三十四年,端方购置江南藏书解送学部,以备京师创设图书馆之用。宣统元年(1909)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学部任命编修缪荃孙为监督,徐士方为副监督,学部郎中杨熊祥为提调。馆址定于北京什刹海的广化寺。调取南学典箱、内阁大库残卷为基本藏书,又购进南陵徐乃昌和归安姚觐元咫进斋的部分藏书,京师图书馆遂告正式设立。

京师图书馆选址

1912年7月,《京师图书馆阅览章程》获得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同年8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从各省调取了众多官书和大型丛书类书。当时馆内藏书为5424部、151 375卷、52 326册,其中善本880部、28 412卷、10 822册。1913年2月,教育部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负责管理该馆,实际由周树人(鲁迅)具体负责。10月,教育部决定改组迁移该馆。1917年1月26日,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开馆。1917年4月,该馆获得接受国内呈缴本的权利;并先后入藏了《永乐大典》残本、文津阁《四库全书》、各省方志和金石拓片,馆藏不断充实。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改京师图书馆为国立北平图书馆,聘请陈垣、马幼渔、马衡等人为新馆筹备委员。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