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图书馆史】 . 中国图书馆史 . 【中国古代藏书史】 . 藏书理论

《藏书训略》

/Theory of Book Collection/
最后更新 2024-01-18
浏览 226
最后更新 2024-01-18
浏览 22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有关藏书建设的重要文献。

英文名称
Theory of Book Collection
著者
祁承㸁

明代祁承㸁撰。祁承㸁(1562~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藏书训略》是《澹生堂藏书约》的一部分。《藏书训略》分“购书”“鉴书”两篇,总结了祁承㸁平生购书的经验。“购书”篇讲述收集图书的原则和方法:①主张购书时眼界欲宽,要有大视野。②精神欲注,选书时要专心。③心思欲巧,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收集图书。在郑樵提出的求书八法之外,祁承㸁总结了购求图书的三种方法:①辑佚法。②分析法。③辑序法。“鉴书”篇指出鉴别藏书的五项内容:①审轻重。按书的内容和成书时间的先后区分先后次序。②辨真伪。要注意辨别书的真假。③核名实。对书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④权缓急。根据书籍实用价值的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的重视,从而反映出藏为用的思想,主张经世致用之书应重点收藏。⑤别品类。要分辨图书流派,主要阐述图书的分类编目,指出分类应“博询大方,参考同异”。上述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