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传播学 . 舆论 . 【舆论理论】 . 【舆论特点】 . 舆论运动法则 . 舆论惯性 

舆论惯性

/inertia of public opinion/
条目作者曾庆香

曾庆香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6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5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旧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性,是舆论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表现。

英文名称
inertia of public opinion
所属学科
传播学

公众习惯性地用既有的意见与态度来评价与对待出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事物、问题或现象,舆论却未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及时改变。从客观上来说,作为社会意识的舆论,其惯性不可避免。原因有两方面:①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舆论从属于人类意识,人类意识虽然由客观存在所决定,但一旦形成,便独立于客观存在,从而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意识的相对稳定性。客观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但作为认知模式的人类意识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社会意识不可能同步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发展。所以才会存在“固定成见”和“刻板印象”。

除了客观因素,舆论惯性还有人为因素。舆论的生成与人们的利益紧密相关。由于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自觉地固守僵化的观念,并且自觉地利用种种方式阻碍人们认知与观念的与时俱进,从而形成舆论惯性。

改变舆论惯性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法。①及时发现、总结并传播社会发展的进程,指出旧舆论的陈旧之处,让公众自觉、主动、及时地更新舆论,从而削弱舆论惯性的不利影响。②让旧舆论自生自灭。虽然舆论惯性不可避免,但旧舆论毕竟失去现实社会条件的支持,在多次遭遇挫折后必然会应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或消失。

  • 李普曼 W.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秦志希,饶德江.舆论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