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丝机构、焊剂漏斗及控制盘通常安装在一台小车上,以实现焊接电弧的移动。焊接时,颗粒状焊剂由漏斗经软管均匀地堆敷到焊件待焊处,焊丝由焊丝盘经送丝机构和导电嘴送入焊接区,电弧在焊剂下面的焊丝与母材之间燃烧。电弧热使焊丝、焊剂及母材局部熔化和部分蒸发。金属蒸气、焊丝蒸气和冶金过程中析出的气体在电弧周围形成空腔,熔化的焊剂在空腔上部形成一层熔渣膜。这层熔渣膜如同一个屏障,使电弧、液体金属与空气隔离,而且能将弧光遮蔽在空腔中。在空腔的下部,母材局部熔化形成熔池,在空腔的上部,焊丝熔化形成熔滴,并以渣壁过渡的形式向熔池中过渡,只有少数溶滴采取自由过渡。随着电弧的向前移动,电弧力将液态金属推向后方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焊缝,熔渣则凝固形成渣壳覆盖在焊缝表面。
埋弧焊在焊接过程中,焊剂不仅起着保护焊接金属的作用,而且起着冶金处理的作用,即通过冶金反应清除有害的杂质和过渡有益的合金元素。
埋弧焊分为自动埋弧焊和半自动埋弧焊两种。前者应用较广泛,焊接电流可达600~2000安,焊接效率很高。为了提高焊接效率和扩大使用范围,埋弧焊的电极可采用双丝、三丝、带极,还可在焊剂中添加金属粉等。焊剂层下的电弧与焊件接口的对正和调整,可用工业电视观察或用激光跟踪等方法探测。埋弧焊的焊接效率高,焊缝光洁,无飞溅,少烟尘,无电弧闪光,劳动卫生条件好,设备成本较低。缺点是限于平焊和长焊缝。与气体保护电弧焊相比,埋弧焊电弧不可见,接头装配要求较高,应用灵活性也较差。
埋弧焊是一种适于大量生产的焊接方法,可用于焊接各种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不锈钢和镍合金的焊接,特别适合于焊接这些材料的中、厚板材的直线、环形或形状规则的接缝。埋弧焊在压力容器、船舶、桥梁等制造领域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