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现代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现代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流派〕 . 新左派

新左派

/New Left/
条目作者张亮

张亮

最后更新 2023-07-13
浏览 1302
最后更新 2023-07-13
浏览 130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60年代末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趋于终结的一种激进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

英文名称
New Left
所属学科
哲学

这个术语源于法语“nouvelle gauche”,指不同于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这两种左派立场的第三立场或空间。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英国爆发反对英国共产党和英国工党的左派运动,第一代运动参与者从法国引入这个术语用于自我指称。作为社会运动的新左派由此登上历史舞台,随后逐渐扩展至北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新左派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同时也表现出了若干共同特征:拒斥政党化的组织形式,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目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日益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思想和行动日趋激进;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极现象的过程中,自觉地转向马克思和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努力探索符合运动需要的、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

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中,新左派运动达到高潮。部分国家出现了以直接的政治运动和暴力手段改变现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派别和思想倾向,均昙花一现,迅即陷于失败。进入70年代以后,新左派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出现分化,同时各种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逐渐取代新左派成为西方左派运动的主流。80年代以后,新左派基本上退出西方社会舞台,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新左派运动对20世纪后半叶西方思想和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①新左派反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本身,重建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在客观上有力促进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发展繁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人类学笔记》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手稿正是在新左派的大力推动下获得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显著改变了西方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认知。②新左派积极探索各种马克思主义传统,促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现和建构。G.卢卡奇、K.柯尔施、A.葛兰西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批判理论都由于新左派的努力而重见天日、大放异彩,超越时空限制发挥了巨大的思想效应。作为理论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由此逐渐形成,继而在1974年被英国新左派P.安德森命名后,得到普遍承认。③新左派运用各种理论资源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进行批判研究,在意识形态、文化、阶级、民主等方面实现理论推进,对全面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本质具有启示和借鉴。④一大批更年轻的西方思想家在新左派运动中脱颖而出,后来陆续成为当代西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S.霍尔、F.杰姆逊、安德森、T.伊格尔顿、D.哈维、A.巴迪欧、G.阿甘本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