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扬“科隆社团”的理论主张,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表人物L.康普豪森等人买通《莱茵总汇报》,使其于1842年1月1日以《莱茵报》为名重新刊行。G.赫夫肯、A.鲁滕堡、马克思曾先后担任主编,青年黑格尔派也参与了编辑。报纸最初主要关注经济问题,受青年黑格尔派影响转向关注政治和思想问题。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发表了针对第六届莱茵省议会辩论的论文(如《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与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论战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以及与《科隆日报》《总汇报》论战的多篇文章。恩格斯从同年3月起为此报撰稿,发表了《英国对国内危机的看法》《国内危机》《各个政党的立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谷物法》等多篇文章。为其撰稿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还有B.鲍威尔、E.鲍威尔、M.赫斯、K.F.科本等人。
1842年10月中旬,马克思担任报纸主编,与“自由人”小组的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分歧逐渐加深,于11月底发生了彻底决裂。同时,《莱茵报》日益具有明确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并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现代报刊的先驱”。这引起了普鲁士政府的恐惧和反动报纸的攻击。1843年1月19日普鲁士政府通过反动决定,勒令从1843年4月1日起查封此报纸,在查封以前对其实行特别严格的双重检查制。由于报纸股东企图缓和报纸的口气以求得政府的宽容,马克思于1843年3月17日声明退出此报纸编辑部。1843年3月31日,报纸出版了最后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