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是否考虑迁移因素而提出封闭人口和开放人口的人口学概念。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很小,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基本上是由本地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因此,当时的社会基本上是封闭社会,人口状况基本上是封闭人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商品经济逐步代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尤其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迅速增加,此时迁移变动对人口数量的增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人口状态由封闭人口转变为开放人口。
人口总量及其变动是最基本的人口现象。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如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因而封闭人口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封闭人口,这样就可以排除迁移变动的影响,只考察人口自然变动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一般而言,当以一个国家为单位来研究人口变动时,常常是把它作为封闭人口来考察。主要的原因如下:①人口当中所有的个体都毫无例外地经历自然变动,而参与迁移变动的只是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②就全国层面来看,人口在地区间的移动,并不真正发生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动。③封闭人口使人口再生产过程简单化,为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人口过程创造了条件。比如静止人口和稳定人口等理论人口模型,都是以封闭人口为前提条件进行研究的人口模型。
封闭人口和开放人口在人口实践研究和理论人口模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