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卒于巴黎。曾任教授、议员,并出任过政府部长。起初研究经济学,后转向研究人口学。代表作有《人口革命》(1934)和与A.索维(Alfred Sauvy, 1898~1990)等合著的《人口学概论》(1949)。
兰德里以最早系统论述人口转变阶段、提出“人口革命”并探索创立人口学体系而闻名于西方人口学界。他利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将人口发展分为原始、中期和现代3个阶段,阐释了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因素通过婚姻、生育等社会中介因素对人口增长变化的影响。提出:在原始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因素通过死亡率影响人口发展,死亡率决定着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增减伴随着食物供应的增减。到中期阶段,经济因素通过影响婚姻来影响生育,人们为更高生活水平而晚婚甚至不婚,加之节育的日趋普及,导致生育率降低并制约人口增长。而在现代阶段,经济、科学、教育、医疗等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婚育观念都发生很大变化,自觉避孕节育已成社会风气,家庭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在人口死亡率率先下降之后,出生率随之降低,人口经历剧增后增速日益放慢。为此,兰德里提出了与3个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再生产3种类型,类型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人口革命”。
兰德里还在人口学学科分类上做出了贡献。具体包括:①他按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论(事实的说明)和政策(以人口事实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来设定理)将人口学分为三大分支;②从人口现象质和量的角度,将人口学分为量的人口学和质的人口学,前者以人口变动及其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后者以人类生理的、智能的、伦理的、优生学的素质作为研究对象;③论述了基于人口出生、死亡、性别、年龄、婚姻等重要属性的纯粹人口学,提出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人口变动及其动因。④在适度人口研究领域,兰德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