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生活有别于自然、天然状态的意义上使用,与文化同义;在与“蒙昧、野蛮”的社会状态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指人类发展进步的一定阶段,或人类改造世界并自我发展的综合成果。
西方的“文明”概念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与“城市”一词的出现有关,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中国古代有“天下文明”(《周易·乾·文言》)、“睿哲文明”(《尚书·舜典》)、“辟草昧而致文明”(《闲情偶寄》)等,均指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人文情采。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认为,“文明”这个词,是表示人类交际活动逐渐改进的意思,它和野蛮无法的孤立完全相反,可以说是人类智德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在内的社会文明及其进步,本质上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为标志形成的。从早期的原始文明,到后来的农业文明,再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都显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基本线索。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加显现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尺度和根本意义,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创建“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