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的手工艺品,制作精巧,色彩鲜艳。流行于海南省的黎族居住区。
黎锦古时被称为“吉贝”布、“崖州被”“棉布”。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麻纤维,以及来自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由于木棉又称为吉贝,所以黎锦有时也被称为吉贝。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妇女就利用木棉织出精美的布单;进入汉代,黎族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也得到一定发展,纺织品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到了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黎族的纺织技术和工艺制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明清时期,黎锦品种越来越多,色彩越来越鲜艳,图案越来越美观。
黎锦的染料主要以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黎锦的图案丰富多样,栩栩如生。黎锦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黎锦传统的织造技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一般的平纹结构先织出一整块布,之后再通过绣花、提花、镶嵌等手段进行艺术加工;另一种是黎族最具代表性的彩纬显花技艺,织出的图案往往只出现在织物的正面。
黎锦不仅具有遮体避寒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黎族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