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氏族的自然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领域,于是从一个老的氏族分化出新的氏族,几个新老氏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部落。有的部落由若干具有通婚关系的邻近氏族结合而成。部落已不像氏族那样是严格意义上的亲属群体,在血缘亲属关系上已比氏族有所扩大。有的研究者对部落的形成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部落与氏族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氏族形成先于部落。
部落
原始社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血缘相近氏族或胞族组成的社会组织。
- 英文名称
- tribe
- 所属学科
- 民族学
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一片相连接的地域,共同的语言或方言,共同的经济(如集体狩猎、生产协作等)及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婚姻实行部落内不同氏族间的通婚。部落有宣布氏族所选出的酋长和军事首领正式就职的权力,也有撤换他们的权力;有共同的宗教观念及祭祀仪式;有讨论公共事务的部落议事会;有一个最高首领,他是酋长之一。有些地区的部落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北美印第安祖尼部落仅由一个公社组成;东非乌干达的阿姆巴部落由说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组成;肯尼亚的多罗博部落分散生活在南迪和马赛部落中间,缺乏相连接的领域。许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通常根据共同的方言和文化来划分部落,因为部落的分割都与方言的变化相关,不同的方言往往形成不同的部落。
在原始社会中,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友好的,彼此间的交换和互相聘问就是这种友好的标志,特别是从母部落分裂出来的新部落,与母部落之间关系更为密切。但是部落的疆域不可侵犯,越界则要引起战斗,保卫部落边界是最神圣的义务。
由母系氏族组成的部落为母系部落,由父系氏族组成的部落为父系部落。部落一般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即从血缘部落向地缘部落发展。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部落可能是部落发展中的最低阶段;而印第安易洛魁人的部落正处在母系制兴盛时期;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各部落已进入父系制阶段,并且部落内各氏族和胞族成员已经互相杂居,形成了地缘部落。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产生了部落显贵。显贵们为了掠夺别的部落的财富和扩张领土,频繁发动掠夺性战争,通常称这个时期为军事民主制时期。战争使邻近部落间的矛盾尖锐起来。为了对付强大的敌对部落,若干近亲部落或利益相同的若干部落结成联盟,这种部落联盟在国家形成之前起过重要的作用。部落及其联盟组织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而解体。当时由于阶级冲突日益加剧,私有制逐渐巩固和扩大,部落显贵们越来越重视夺取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于是,部落议事会变成了贵族议事会,民主选举首领变成了首领世袭制,产生了最初的奴隶主,部落及其联盟组织逐渐被国家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