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渔业 . 渔业装备与工程 . 渔用仪器 . 助渔仪器 . 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fishing vesse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条目作者石瑞

石瑞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161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16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集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用于海上避碰与数字助航的系统。

英文名称
fishing vesse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所属学科
渔业

20世纪90年代,国际灯塔协会(IALA)提出使用数字选择呼叫(DSC)的自动识别应答器设想,并在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成就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设想。1995年,瑞典和芬兰提出了自主协调时分多址技术(SOTDMA)转发器方案。1997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性能标准。同年,国际电信联盟(ITU)为其分配了全球通信频率。1998年,国际海事组织下设的海事安全委员会(MSC)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纳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同年,国际电信联盟通过“在海上甚高频移动频段采用时分多址技术的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特性”标准。2000年12月,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事安全委员会第73次会议通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五章的修订,约定强制性安装自动识别船载终端议案。随后,船载自动识别系统应用迅速普及,包括在渔业船舶上的应用。

由岸上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见图)。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即为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IS),其硬件系统由AIS岸台、AIS船载终端(分A类、B类设备)、AIS信息中心构成。装备AIS船载终端的船舶应注册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MSI)写入设备,纳入AIS信息系统管理。AIS信息中心配备专用应用软件,与单个、多个AIS岸台联网,接收岸台通信覆盖区内船载终端的信息,并根据情况发送信息至船载终端协调船舶活动。

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AIS船载设备的基本构成包括:内置的卫星定位传感器、甚高频数据通信机、通信控制器、船舶运动参数传感器接口、数据接口、内置完整性测试模块和显示控制器。AIS船载设备外部可连接船舶罗经,定位仪、计程仪、雷达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等。AIS船载设备内置的卫星定位传感器主要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外置的船舶罗经提供航向信息,结合预设的船舶标识信息,AIS船载设备在通信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甚高频数据通信机在两个信道上自动收发,完成自身信息的广播和对周边船舶信息的采集。

在AIS船载终端之间(船船通信)自动通信,通过终端,渔业船舶可以监控周边船只运动情况并自动预警,遇紧急情况报警,提示本船避让;在AIS信息分中心,监控装备AIS船载终端(船岸通信)的船只动态,发出指令协调船只行动;在AIS信息中心,可设定虚拟AIS航标并通过AIS岸台发布系统信息,调整船只行进航道;信息融合,AIS与雷达信息经处理,在电子海图上叠加后显示,取长补短,在港口、繁忙和狭窄水道实现船舶交通管理(VTS)。

AIS岸台与AIS船载终端间的通信距离受设备种类限制。A类AIS船载终端间的通信距离为10海里,B类AIS船载终端间的通信距离为3海里。受AIS系统设计的限制,在AIS终端集中的区域内,如渔港,能容纳407套A类AIS终端,或者能容纳2000多套B类AIS终端的正常工作。

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常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船只安全避碰;港口、狭窄水道的交通管理;拓展,用于设置虚拟航标,调整航道;船只出入港口管理;船只AIS信息数据收集;服务信息发布;渔船网位标识等。

在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中小型渔船一般装备B类AIS设备,其符合载波侦测时分多址技术(CSTDMA)技术规范,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特定的设定和操作。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