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按照养殖模式和投苗密度等,斑节对虾养殖可分为粗养、半精养、精养,以及高位池养殖等。
斑节对虾养殖包括以下10个步骤:①水源选择。宜选择盐度在10~30的水源,以海水为主,但多配有淡水水源。②池塘处理。包括平整、曝晒、清淤、冲洗、消毒、除害等。③进水处理。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④肥水培藻。包括施用无机肥、有机肥和藻类生长素等。⑤虾苗放养。包括选苗、检疫、中间培育等。⑥饲料投喂。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也有搭配部分鲜活饵料(消毒后投喂),确保适宜的投喂量,并根据需要添加免疫增强剂和营养强化剂等。⑦环境调控。包括换水、微生物制剂调水、底质改良、开启增氧机等。⑧病害防控。包括病原监控、安全性药物使用、杜绝病原携带者进入等。⑨日常管理。包括水质检测、巡视和观察记录等。⑩收获。利用定置网或电网等,活虾可干活运销。
其他养殖环境需根据斑节对虾的生活习性进行人为调控。截至2017年底,斑节对虾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南海1号”等。
斑节对虾属于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1968年,中国台湾地区人工养殖成功,1981~1987年达高峰期而后低落。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至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各地,规模逐步扩大;1997~1999年,在海南形成养殖热潮;但是2000年以后,养殖比例已远远低于凡纳滨对虾。在河北、山东等地有少量养殖。在华南地区每年可养2~3茬。但由于其市场价格较高,养殖仍维持在一定规模。在凡纳滨对虾等遇到病害或市场问题时,其养殖比例将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