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渔业 . 水产养殖 . 水产遗传育种学 . [海水养殖新品种] . [鱼类新品种] . 牙鲆 “北鲆1号”

牙鲆 “北鲆1号”

条目作者刘海金

刘海金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152
最后更新 2024-11-20
浏览 15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人工选育的一个牙鲆养殖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海金研究员团队及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团队选育。201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1。

拉丁文名称
Paralichthys olivaceus var.'Beiping I'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鱼纲
鲽形目
牙鲆
牙鲆
牙鲆
用途
食用

牙鲆“北鲆1号”选育以野生牙鲆为母本,利用灭活的真鲷精子诱导牙鲆雌核发育,再利用高温诱导技术把雌核发育牙鲆诱导成为伪雄鱼,即遗传上为雌性,而生理上为雄性的个体。然后用伪雄鱼(♂)与雌核发育亲鱼(♀)配组而产生遗传上为雌性的后代。形态见图。

牙鲆 “北鲆1号”牙鲆 “北鲆1号”

牙鲆雌性生长快,个体大,但在人工繁育条件下,雌性占比仅为30%~40%,因此提高雌性比例即可提高养殖产量,相当于改良了品种。“北鲆1号”在培育过程中,受温度、密度等环境影响,个别个体变为功能性雄性,因此“北鲆1号”的雌性占比为90%。多年的生长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品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北鲆1号”13月龄比普通牙鲆生长快15.6%~20.4%,20月龄比普通牙鲆生长快23.4%~24.2%,增产效果显著;规格整齐,互相残食少,成活率高;不用频繁分苗,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牙鲆“北鲆1号”养殖方法与普通牙鲆基本一致,可按照国家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开展养殖。适合在黄渤海沿岸陆基池塘或工厂化流水养殖池中养殖。“北鲆1号”曾是中国农业部推介的渔业主导品种之一,2010~2014年已生产优质苗种超过5亿余尾,推广应用到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福建等省、直辖市,全国市场覆盖率达50%左右。曾创造出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因经济性状更好的牙鲆“北鲆2号”的成功选育而在生产上逐渐被替代。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