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气象预报按照渔业对象的水域可分为淡水渔业气象预报和海水渔业气象预报;按照预报内容,针对渔业生产需要的农业气象预报业务又分为渔用天气预报、渔用灾害性天气预报、鱼病天气预报等。
渔业气象预报
针对渔业生产需要而编制的专业气象预报。
- 英文名称
- weather forecast for fishery
- 所属学科
- 农业资源与环境
根据当地渔业生产过程中养殖或捕捞对象生长发育、主要渔事活动及相关技术措施对天气条件的需求,在水产养殖气象条件监测评价、水体环境要素(水体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水深)监测和评价、养殖对象生长发育、催产率、孵化率、成活率监测评价、鱼虾浮头泛塘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气象预报。预报项目、内容比一般性天气预报更明确、具体,便于渔业生产直接使用。内容主要有:水体生态要素,如水温、溶解氧的预报,鱼苗繁殖孵化期、适宜放养期、捕捞期预报、秋末冬初转塘越冬适宜期预报,投喂饲料、施肥专项气象预报,水质调控气象预报,重点海洋渔场天气预报,如水温、大风、海雾等。
以水产养殖气象监测与预报为基础,以鱼类病害发生发展气象指标为依据,对鱼类病害的气象因子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报。可按月份关注重点疾病及其他疾病来预报某一或者某些病害发生的地区及时间等,并推荐防御措施。如对草鱼出血病、链球菌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等的预报。
渔业气象预报是建立在被预报量与预报因素之间定量关系的基础上,其根据可概括为:①渔业产量是在整个生育期间逐渐累积的结果,前期渔业气象条件影响下的渔业生产状况是未来渔业生产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基础。可根据过去渔业气象条件估算未来渔业状况。②气象因素对预报对象的作用具有持续性。如良好的水质环境。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渔业气象条件和渔业生物生育状况都是近似的,可选用若干有代表性的站点资料开展区域性渔业气象预报。④各气象因素对预报对象的影响是复杂的,在具体区域内抓住渔业关键时期、主导气象因素可取得较好的预报结果。⑤各渔业气象条件对渔业的影响是综合的、交互的,建立多因素综合预报模式,可以提高预报质量。渔业气象预报一般多考虑气象因素、生物因素、水环境因素和渔业技术因素。
预报方法同农业气象预报。
有助于掌握未来渔业气象条件和渔业生物状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利用有利天气,合理安排生产,以提高作业效率;提早做好防灾、抗灾的准备,减轻灾害损失;估算渔业产量,有计划、有准备地安排农产品的收获、运输、贮藏、供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