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各生育期的冷水害温度指标:①幼苗期。最低12.2~13.4℃,最适20℃,长时间低于12℃生长缓慢,矮小、老化。②返青期。因秧苗组织柔嫩,抗逆能力差,低于15℃生长将受抑制,返青速度缓慢。最适水温28~30℃。③分蘖期。水稻生命力较强和生长最旺盛的阶段,要求较高温度和充足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营养物质,增加分蘖。最适温度为32~34℃,若长期低于17℃,会减慢或抑制分蘖发生并延迟生育。④颖花分化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若在17℃以下5~6天即可造成颖花退化或花粉不能形成,易形成空瘪粒。⑤乳熟和黄熟期。对水温反应更敏感,低于20℃会延缓成熟,进水口处和离井近地块往往贪青晚熟,空秕率高,千粒重下降,严重减产。
根据试验和调查分析,冷水灌溉主要有四方面害处:①肥料在土壤中不发酵,不能全部分解,作物吸收少。②水稻不发根,黑根多黄根少,严重者旋心死或剥皮死,有“六月冻死稻”之说。③发育缓慢推迟成熟,易贪青。④田间水层水温变化大,忽热忽冷易诱发病虫害。
无论高寒地区的井水直接灌溉还是南方山区冷泉灌溉都将会给水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三江平原的井灌区水温较低,冷水灌田的稻谷成熟度差、品质下降,甚至丧失发芽能力。南方海拔较高丘陵山区早春山泉灌溉稻田,也往往因水温过低严重抑制秧苗生长发育。为此,可将井水或山泉引入离稻田一段距离的引水渠和贮水池,日晒预热后再引入稻田。喷洒水面增温剂也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