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农业气象学 . [农业气象灾害与减灾] . 农业气象灾害 . [洪涝与湿害] . 农业洪灾

农业洪灾

/agricultural flood/
条目作者孙忠富杜克明
条目作者孙忠富

孙忠富

杜克明

杜克明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因洪水泛滥而使农作物、林木等遭到淹没、冲击等损害或冲毁农田及农业设施等的自然灾害。

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flood
所属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洪水通常由大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或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导致堤坝漫溢或溃决引起。山洪还常常引发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下泄后滞留一地常引发涝灾,这时统称洪涝灾害。灾害成因有:①降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是发生农业洪灾的直接原因。②地理条件。如汇水面积较大而河床较窄的江河,地势落差较大的山谷和盆地等,处于这些区域的农区农业洪灾的发生概率更大。③人为原因。如水库建设质量差或未能及时泄洪导致的溃坝。

1950年以来,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与受灾率呈上升趋势,成灾率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高值区,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率达16.44%并以洪涝灾害为主。1990年以来,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和大江大河骨干工程的相继完成,使得21世纪以来受灾率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中国洪涝灾害强度总体是南重北轻态势。长江上游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省区洪涝灾害较重,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内蒙古,长江中下游省(自治区)和珠江流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次之,黄淮海平原与陕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较轻,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西藏等省(市、自治区)最轻。具体年份的分布有明显空间差异。如1996年广东、海南、贵州三省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中上游与黄河中游省区达特大洪涝灾害;2010年则是新疆、陕西、宁夏、四川及吉林等省(自治区)达特大洪涝灾害等级。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较多,进入21世纪以来北方部分省区洪涝灾害等级有增强趋势,尤其是气候暖湿化使西北西部高山的融雪性洪水明显增多,台风影响东北,局地洪涝也有加重趋势。

防御措施有:①掌握洪灾规律,加强气象与水文预报。②疏通河道、加固堤防。③兴修水库,蓄洪防涝。④开挖沟渠,形成排水体系,以及时排除农田地表积水。⑤山区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图1 洪水冲击的农业大棚图1 洪水冲击的农业大棚

图2 洪水后的葡萄园图2 洪水后的葡萄园

图3 被洪水冲倒的农作物图3 被洪水冲倒的农作物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