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土壤学 . 土壤物理学 . 土壤物理性质 . 土壤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质地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oil texture/
条目作者毛萌

毛萌

最后更新 2023-05-26
浏览 669
最后更新 2023-05-26
浏览 66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根据土壤的粒级组成对土壤所进行的质地类别划分。

英文名称
classification of soil texture
所属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由于土壤粒级划分和质地分类系统的不统一,常用的土壤质地分类系统主要有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制和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等,其中美国和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用得比较多。这些分类制都将土壤按质地划分为砂质土、壤质土和黏质土3类。不同质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不同,在农田种植、管理或工程施工上有很大差别。

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根据黏粒(<0.002毫米)含量多少,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类、壤土类、黏壤土类和黏土类四大类,其界限分别为15%、25%、45%和65%,然后再依据砂粒粉粒黏粒3种粒级的数量(%),细分为4类12级(见表1)。

表1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质地类别质地名称各级土粒重量/%

黏粒

(<0.002毫米)

粉粒

(0.02~0.002毫米)

砂粒

(2~0.02毫米)

砂土类砂土及壤质砂土0~150~1585~100
砂质壤土0~150~4555~85
壤土类壤土0~1530~4540~55
粉砂质壤土0~1545~1000~55
砂质黏壤土15~250~3055~85
黏壤土类黏壤土15~2520~4530~55
粉砂质黏壤土15~2545~850~40
砂质黏土25~450~2055~75
壤质黏土25~450~4510~55
黏土类粉砂质黏土25~4545~750~30
黏土45~650~350~55
重黏土65~1000~350~35

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由美国农业部制定的,采用三角坐标图解法(见图)。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黏粒(<0.002毫米)、粉粒(0.002~0.05毫米)及砂粒(0.05~2毫米)的含量(%)。共分为12级。A点表示含黏粒15%、砂粒65%、粉粒20%,这三种粒级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砂质壤土。B点代表含黏粒35%、粉粒33%、砂粒32%,三者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黏壤土。

美国农业部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坐标图美国农业部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坐标图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制(见表2)。二级分类制。将土壤颗粒划分为物理性砂粒(1~0.01毫米)和物理性黏粒(<0.01毫米)两部分,按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黏粒的含量,并参考土壤类型划分,将土壤质地划分成砂土类、壤土类和黏土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通常使用此质地分类制进行土壤质地分类。

表2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制
质地名称物理性黏粒(<0.01毫米)/%物理性砂粒(>0.01毫米)/%
灰化土类草原土及红黄壤类柱状碱土及强碱化土类灰化土类草原土及红黄壤类柱状碱土及强碱化土类
砂土松砂土0~50~50~5100~95100~95100~95
紧砂土5~105~105~1095~9095~9095~90
壤土砂壤土10~2010~2010~2090~8090~8090~85
轻壤土20~3020~3015~2080~7080~7085~80
中壤土30~4030~4520~3070~6070~5580~70
重壤土40~5045~6030~4060~5055~4070~60
黏土轻黏土50~6560~7540~5050~3540~2560~50
中黏土65~8075~8550~6535~2025~1550~35
重黏土>80>85>65<20<15<35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试用)。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见表3)。凡是黏粒含量>30%的土壤均划分为黏质土类;而砂粒含量>60%的土壤均划分为砂质土类。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截至2020年尚不十分完善,主要因为:①主要质地分类中使用的黏粒是细黏粒(<0.001毫米),与粒级制中黏粒划分不统一。②中国制中三粒级互不衔接,不能构成三角质地图,不便查用。③难以反映黏质土壤受粗粉质影响的问题。

表3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             粒径:毫米
质地组质地名称颗粒组成/%(粒径:毫米)
砂粒(1~0.05)粗粉粒(0.05~0.01)细黏粒(<0.001)
砂土极重砂土>80

重砂土70~80

中砂土60~70

轻砂土50~60

壤土砂粉土≥20≥40<30
粉土<20

砂壤≥20
<40

壤土<20


黏土轻黏土

30~35
中黏土

35~40
重黏土

40~60
极重黏土

>6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