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分布于中国南方,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湖南、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湖北和安徽南部也有分布,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69%。
富铁土
中度富铁铝化作用下形成的上界在矿质土表至125厘米范围内具有低活性富铁层,而无铁铝层的土壤。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4个土纲之一。
- 英文名称
- Ferrosols
- 所属学科
- 农业资源与环境
富铁土主要形成于热带、亚热带的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环境。因受中度富铁铝化作用影响,富铁土形成过程中氧化铁相对富集,黏粒沿剖面向下移动淀积作用已退居次要,并呈现铁质特性和低活性黏粒特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划分为干润富铁土、常湿富铁土和湿润富铁土三个亚纲。
富铁土质地一般偏黏,多为黏壤土或黏土。富铁土的黏土矿物组成以高岭石为主,或高岭石与水云母并存,或以水云母占优势,但因土壤水分状况和母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图1)。富铁土中游离氧化铁存在的方式也因土壤水分状况不同而不同。富铁土形成过程中盐基离子受强度淋失,土壤一般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分布在碳酸盐岩地区的富铁土,因受母岩及富含碳酸氢盐地表径流水或测渗水的影响,有钙镁元素的不断补充,缓解了盐基淋失过程,碳酸盐岩岩性特征为富铁土纲中划分“钙质”土类的根据。富铁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不高,表层和亚表层的一般在9~12厘摩(+)/千克,心土层和底土层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钙质”土类的较高。富铁土表层的全氮含量一般在1~2克/千克,但少数植被生长繁茂的常湿或湿润富铁土,或“钙质”土类,其表层全氮含量较高,可在2~3克/千克,而少数植被生长稀疏的常湿或湿润富铁土,或干润富铁土则<1克/千克。与表层相比,亚表层的全氮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富铁土的全磷含量较低,全磷量(P2O5)多数在0.5~1克/千克,全钾含量(K2O)一般在10~20克/千克,但受母岩影响很大。
富铁土所处地带降水和热量丰富,且生物循环和生物积累旺盛。分布在高丘、低山上的富铁土多为自然森林覆被或人工种植林地(图2),低丘、阶地上的富铁土则多已被开垦利用,种植各种热带或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果木,或种植粮油作物。一般土层深厚,生产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