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在中国分布在新疆西南和西藏西北的西昆仑山外缘山地,帕米尔高原以及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段等山地。
高山漠土
高山带与青藏高原干旱区发育的有荒漠特征的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2001)中,相当于寒冻雏形土[注];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中,大致相当于寒性始成土;在联合国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4)中,大致相当于寒冻土[注]、永冻雏形土[注]、饱和雏形土[注]、石灰性雏形土[注]等。
- 英文名称
- Alpine desert soils
- 所属学科
-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地形为高原宽谷、古湖盆平原、准平原化的山原面、山麓坡地和洪积扇。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的残积坡积物、洪积物、湖积物、冲积物、冰水沉积物。气候严寒干旱,年均气温-10~0℃,每年仅6~8月的平均气温高于0℃,即使最热的8月夜晚仍有冰冻,一般80~150厘米深处有永冻层,暖季昼夜冻融交替频繁;降水量20~100毫米,90%集中在5~9月,降水多以固态形式降落地表,逐渐融化浸润土壤,很少产生径流。植被为高山寒漠类型,稀疏单调,以垫状驼绒藜、红砂、含头草等为主,在湖盆、宽谷中伴生种仅有少量的十字花科的无茎荠、棘豆、藏荠、高山蚤缀等,在山坡与山麓洪积扇上则有少量的羽柱针茅、燥原荠、棘豆、风毛菊、青藏薹草等加入,覆盖度低,多不到10%,甚至低于5%。
①寒旱酷境,腐殖质积累微弱。归还到地表的植物残落物极为有限,且常很快矿化或被风吹失,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很低,腐殖质层分化发育不明显。②冻融交替频繁。严寒条件下土壤冻结,暖季融冻频繁,促进了表层孔状结皮和明显的片状结构的形成。③寒冻风化和风蚀强烈。土体砾石化作用明显,地表形成砾幂,但在湖积物等分选性好的沉积母质无此特征。④钙积作用较强,易溶盐和石膏在表层积聚。在干旱气候影响下,母质风化形成的易溶盐和石膏不能淋失,随融冻泥流而汇集在低洼之处,在短暂暖湿期内的随融冻水沿毛管上升而积聚在表层。⑤有轻度的变质黏化,黏粒在亚表土有所增加。
①土层浅薄,厚度多浅于50厘米,剖面分化较明显,易溶盐和石膏地表聚积,表层有1~2厘米孔状结皮层和白色盐霜(见图)。②有机质含量低,表层小于10克/千克,亚表层由于水热状况略好,其黏粒和有机质含量增多。③通体有石灰反应,表层之下出现碳酸钙白色粉末或假菌丝体。④富含砾石,颗粒粗,地表可有砾幂和“漆皮”,但湖积物母质的砾石少或不含砾石,颗粒细,地表有明显龟裂。
根据剖面层次发育的差别分为3个亚类:①普通高山漠土。具有风化B层,无石膏层,无石环等冻融形态特征。②石膏高山漠土。除具有石膏层外,余均似普通高山漠土。③石环高山漠土。除具有石环等冻融形态特征外,余均似普通高山漠土。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