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土壤学 . 土壤地理学 . 土壤分类 . 数字土壤分类 . 山地灌丛草原土

山地灌丛草原土

/Mountain shrub steppe soisl/
条目作者高以信李德成
条目作者高以信

高以信

李德成

李德成

最后更新 2023-09-21
浏览 178
最后更新 2023-09-21
浏览 17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亚高山带灌丛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均腐殖质土。曾称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山地褐色土、阿嘎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2001)中,相当于寒性干旱土[注];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中,大致相当于钙积半干润软土[注];在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4)中,大致相当于钙积栗钙土[注]等。

英文名称
Mountain shrub steppe soisl
曾称
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山地褐色土、阿嘎土
所属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于西藏米林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水系的谷地,以及其他河流,如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朋曲、孔雀河等谷地中,海拔3100~4400米。

地形为谷底的阶地、洪积扇和山地下部。河谷底部为成土母质,为冲积洪积物;山坡为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植被为山地灌丛草原,灌木主要为西藏狼牙刺,草类有羊茅、固沙草、蒿类;植被覆盖度低的不足20%,高的可达40%~60%。

山地灌丛草原土的成土作用和过程有:①弱的腐殖质累积作用。灌丛草原植被每年凋落的枝叶和死去的根系,经过暖季的腐殖质化作用逐步积聚于土壤。②钙积作用。降水集中于土壤生物、化学过程比较旺盛的暖季的夜晚,有相当的淋溶作用,易溶盐已被淋溶,游离碳酸钙淋溶到剖面中、下部。③弱的黏化作用。湿热同季有利于风化,表现出弱度的黏化作用。

图1 山地灌丛草原土剖面图1 山地灌丛草原土剖面

山地灌丛草原土的基本性状有:①剖面分化较复杂(图2),A层厚10~20厘米,具粒状或团块状结构。表土以下40~50厘米深处为钙积层,厚度20~40厘米。②表层有机质含量20克/千克,接近森林的地区和海拔较高处的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30~40克/千克,向下随根量的显著减少,其含量也骤然降低。③腐殖质组成以富啡酸为主,胡敏酸富啡酸比值为0.59,土壤呈中性到碱性,表层阳离子交换量7~10厘摩(+)/千克,黏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伴有绿泥石、蛭石蒙脱石。一些受古土壤影响的土层中含有少量高岭石,通体硅铁铝率和硅铝率一般变化不大。④钙积层中碳酸钙含量从20~30克/千克到300~400克/千克,高于其上、下土层的3~5倍,易溶盐大都被淋失,含量很低。

根据剖面层次发育的差别,山地灌丛草原土分为三个亚类:①普通山地灌丛草原土。土表至40厘米范围内有机质加权平均值≥10克/千克,具有风化B层、次生黏化层,土表至1米范围内无钙积层,但有石灰性。②钙积山地灌丛草原土。除具有钙积层外,余均似普通山地灌丛草原土。③淋溶山地灌丛草原土。除上界在土表至1米范围内无石灰性外,余均似普通山地灌丛草原土。符号含义见土层符号

山地灌丛草原土所在区域,光热条件和灌溉水源条件较好,地形较平缓,交通和管理较方便,人口相对集中,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较高,是西藏主要的耕地资源之一。但存在干旱、土壤粗骨性强、保水能力弱和耐旱性差等问题(图2)。利用改良措施包括:①现有耕地要注意平整土地,建造梯田,发展灌溉,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平衡施肥。②实行豆—粮或饲—粮轮作,或在较低平河谷青稞收后种植绿肥,积极培养地力。③现有草地植被稀疏,降水集中,易水蚀和风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要严禁坡地开垦,陡坡耕地应停耕育草护坡,防止过度放牧,保护现有灌木植被,在谷地营造防风林、护田林,防治风沙危害。

图2 山地灌丛草原土景观图2 山地灌丛草原土景观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