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中对其有详细的说明。“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原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筋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文中所说的“三分减二”的冷加工变形量,与现代金属冷加工常用变形量60%~70%相比,极为近似。中国早在商代(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已经使用冷锻方法,利用冷变形提高金属的硬度和韧性,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采用留“瘊子”的方式来测量加工程度,是当时简而易行的办法。
首页
[{"ID":42423,"Name":"工学"},{"ID":64366,"Name":"矿冶工程"},{"ID":64367,"Name":"〔综论〕"},{"ID":64386,"Name":"〔采选冶金史〕"},{"ID":64392,"Name":"冶金史"},{"ID":64431,"Name":"〔中国古代金属加工〕"},{"ID":64439,"Name":"瘊子甲"}]
. 工学 . 矿冶工程 . 〔综论〕 . 〔采选冶金史〕 . 冶金史 . 〔中国古代金属加工〕 . 瘊子甲瘊子甲
/Houzi armor/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6次
宋代青堂羌族用冷锻技术制造的甲。
- 英文名称
- Houzi armor
- 所属学科
- 冶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