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档案学 . 档案管理 . 档案保管工作 . 档案保管 . 档案库房管理

档案库房管理

/archival repository management/
条目作者黄世喆

黄世喆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切在档案库房中进行的管理工作。

英文名称
archival repository management
所属学科
档案学

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是确保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实现档案科学有序管理的基础。内容涉及维护秩序与保护实体两个基本层面。

档案库房档案库房

一般情况下,档案库房只允许档案工作人员进入,非相关人员原则上不能进入库房。如确因工作需要,非相关人员进入库房,则必须有档案工作人员始终陪同。档案工作人员进出库房也有相关规定。安全检查制度包括:观察档案实体的理化状态;查看档案是否霉变或生虫;查检库房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档案的调出和归还是否履行了规定的手续;查看档案实体的存放秩序是否出现了混乱;检查是否存在长期使用尚未归还的档案,等等。

库房内的温度、湿度直接影响档案的“自然寿命”。研究表明,较适宜的库房温度应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应在50%~65%。为准确及时掌握库房温度、湿度的情况,档案馆(室)应在库房内配置精确、可靠的温、湿度测量仪器,随时测量并记录相应参数,并针对不同状况做好控制和调节工作。

防霉主要是预防或抑制以霉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档案库房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其对档案实体的破坏。防虫的关键是创造一个既不利于害虫生长又不损害档案的库房环境。为此,要强调档案库房选址远离粮仓、货仓和食堂等场所;加强库房的封闭性;做好档案入库前的检疫工作,发现疫情及时处理;在库房内和档案装具内放置驱虫药物。

光线,特别是紫外线,对档案实体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为此,须采取一些措施防光。还须做好防空气污染物的工作:①库房选址要尽量避开工业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②库房建筑宜选择坚硬、光滑、易于清洗的材料作为墙面、地面,防止库房内表面起尘;③采用空气净化装置,过滤和净化空气等,同时,档案入库前要进行除尘处理;④提高档案库房围护结构的密封性,有效杜绝空气污染物进入库房。

库房的编号根据具体情况有两种方法:①为所有的库房编统一的顺序号;②根据库房所在方位及库房建筑的特征进行编号。楼房内的库房自下而上分层编号,每层的房间从楼梯入口处自左至右顺序编号;平房应先分院或排,然后从左至右统一顺序编号。档案装具一般应统一编号。一般的编号方法是:自库房门口起,从左至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档案装具的排号、柜架号、格层号。

档案在装具中的存放方式有竖放与平放两种。竖放时卷盒脊背朝外。平放适用于保管不经常调取的珍贵档案,以及卷皮质地比较柔软、幅面过大、不宜竖放的档案。同时,采用平放方式还应注意适当控制档案叠放的高度,以不超过40厘米为宜,避免过重的压力。

为便于保管工作人员切实掌握档案馆(室)档案的存放情况和迅速地取放档案,需要对档案存放位置进行优化管理。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主要有档案存放位置索引、装具所存档案标识牌和档案代理卡三种。档案存放位置索引和装具所存档案标识牌要求在每一列、每一件、每一层(格、箱)装具表面醒目位置设置标牌,以标明每一个档案架、柜、箱中所存放档案的起止档号,以便检查和调还档案。档案代理卡(代卷卡)是档案馆(室)在档案移出库外时,在档案原存放位置放置一种替代卡片,其作用是便于相关工作人员随时掌握档案流动情况和进行安全检查。

全宗卷是在管理某全宗过程中形成的,以全宗为单位组成的说明全宗历史情况的文件材料专卷。它的建立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不断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

  • 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