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分类检索语言是由许多类目按照一定的原则,以列表形式组织起来,并通过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固定其先后顺序。它用分类号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社会职能分工性质进行系统排列。它集中体现社会职能分工的系统性,反映事物的从属、派生关系,由上至下,从总体到局部层层展开,构成一种等级体系,由类目或相对应的类号来表达各种概念,形成分类类目表,便于档案用户从社会职能分工角度进行检索。
中国的档案分类检索语言主要有体系档案分类法、分面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分类法》就是典型的体系分类法,分面档案分类法因编制和使用较为复杂,未得到普遍使用。档案分类检索语言,以国家机构、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工为基础,结合档案内容所记述和反映事物属性关系,用分类号进行标引和检索。检索词汇是分类号;检索词典是《中国档案分类法》《清代档案分类表》《民国档案分类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档案分类表》;标引规则是《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T 15418—2009)。
档案分类检索语言的作用和意义:①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征档案分类信息的一致性。②使内容相同及相关的档案信息按职能性质类聚。③保证档案用户的族性检索提问与档案信息的分类标引一致。④保证档案检索者按职能类别检索档案信息时,能获得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