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晚报》1938年6月20日版前身为《大晚报》。1929年4月16日在上海创刊。T.撒克里任主编,美国报纸公司发行。以旅沪美侨为主要读者对象,着重报道美国和其他国家侨民在中国的商业、教育、文化等活动。每日下午出版,14页左右。1930年与另一家英文报纸《文汇报》合并,改名《大美晚报》。1931年美商友邦保险公司董事长C.V.史带任发行人。1933年1月16日增出华文版,创刊号采用小型报形式,4开纸4栏横向印刷,每份16页,同年9月改为对开大报。1937年12月1日又发刊中文《大美晚报晨刊》,发表过不少抗日救亡文章。
日军侵占上海公共租界后,接管《大美晚报》,作为占领军在上海的英文报纸。抗日战争后期,日方将其更名为《上海报》,改为每日上午出版。1943年1月1日,《大美晚报》在美国出纽约版。1943年10月31日出重庆版,高尔德主编。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大美晚报》复刊,前主笔高尔德返沪主持报馆事务,聘吴嘉棠、袁伦仁为编辑。日出两大张,对有关美国商情消息报道迅速、翔实,广告也以美商为主。该报对当时中国如火如荼的反内战、反独裁群众运动只作简单报道,不加评论。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该报因报道失实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警告,后报馆又发生劳资纠纷,于1949年6月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