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之一。1891年创建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由德·安杰洛法律图书馆、艾克哈特图书馆、约翰·克利勒图书馆、乔和丽卡曼索托图书馆、约瑟夫·雷根斯坦图书馆、社会服务管理图书馆等组成。拥有馆藏超过1100万册,馆藏内容涵盖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史、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东亚、南亚、中东、东欧和古代近东等地区。其中,东亚图书馆建于1936年,收藏出版物超过85万册,以中、日、韩文文献为主,也不乏藏语、蒙古语和满语文献,是北美地区最全面最具特色的东亚馆藏之一。图书馆文献类型相当丰富,包括手抄本、石版画、图书、期刊、报纸、缩微胶卷、缩微平片、CD光盘等。特藏研究中心藏有大量善本、手稿和档案,包括 荷马作品印刷版的综合收藏、 古斯比新约手稿收藏、 芝加哥爵士档案等。
新馆乔和丽卡曼索托图书馆由著名建筑师 H.雅恩设计,于2011年正式启用。其外形如巨蛋,总建筑面积2322.5平方米,整体为玻璃和钢架结构,椭圆形玻璃穹顶之下是拥有180个座位的阅览大厅和文献保护中心,该中心是集文献保护与修复、文献数字化加工为一体的部门。主体建筑是一个地下高密度储存书库,资料的存取操作由“自动存储和自动检索系统(AS-RS)”完成。
作为数字化保存的主要倡导者,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已创建上百个在线访问数字资源,包括中世纪手稿、肖邦作品的早期版本、芝加哥大火之前与之后的芝加哥地图等。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是开放图书馆环境(OLE)的创始合伙人,还是芝加哥收藏、学术保护信托(AP)及谷歌数字化图书项目等地方、国家和国际项目的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