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东麓。建筑群规模宏大,是嵩山道教宫观中最知名者。自中华门至御书楼,共11进殿宇、400余间道舍。始建于秦,原为太室祠,北魏时改为今名,后历代均有扩建。明崇祯十七年(1644)焚毁于大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所建。计有太室阙、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原名黄中楼)、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因中岳为土神,地可配天成宇宙,故名)、古神库、峻极门(又名将军门)、四岳殿台、嵩高峻极坊(又名迎神门)、中岳大殿(又名峻极殿)、寝殿、御书楼(原名黄篆殿,因乾隆帝于此阅书,故名)。中岳庙祀奉崇圣大帝天中王(即中岳大帝),与其他道观供奉三清、四御者有所不同。嵩山历来是道教推崇的仙踪圣迹之地,中岳庙地处中原,历代仙师高道如北魏寇谦之、唐代司马承祯、宋代董道坤、金元邱处机等曾于此栖身隐修、讲经传道,道徒甚众。清代成为全真道十方丛林。1983年,被定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中岳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