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上人”。“达赖喇嘛”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明正统十二年(1447),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在后藏创建扎什伦布寺,其后根敦嘉措主持拉萨哲蚌寺。明万历六年(1578),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邀请索南嘉措前去传法,特赠他“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意为“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获得最高成就、学识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后格鲁派徒众以索南嘉措为三世达赖,并追认根敦珠巴为第一世、根敦嘉措为第二世,今已传至第十四世。
仿效噶举派的活佛转世制度,建立了达赖喇嘛活佛转世制度。代代相传,皆以“嘉措”(藏语意为“大海”)为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腊月(1653年1月)赴北京觐见,被顺治帝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金册、金印,正式确立了达赖喇嘛的宗教地位和名号。此后,达赖喇嘛须经中央政府册封,启用印信,成为历史定制。五世达赖返藏后,自哲蚌寺移驻布达拉宫,大兴土木,刻意经营,形成西藏最大的政教一体的强大势力。晚年潜心修持,著书立说,著有《五世达赖喇嘛自传》《西藏王臣记》《入中论疏》《现观庄严论释难》《俱舍论疏》《菩提道次第讲授》等。
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起政教合一制度,达赖喇嘛成为中央政府领导下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地方的政教首领。八世、十三世达赖喇嘛掌权较久,于佛学、文史方面造诣颇深,著作甚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尤擅诗歌,为世人称道。九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均过早去世,事迹不显。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为十四世,1940年在拉萨坐床继任,1959年出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