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 . 宗教学 . 佛教 . 〔人物〕 . 杨文会

杨文会

/Yanɡ Wenhui/
条目作者林子青撰刘成有修订
条目作者林子青撰

林子青撰

刘成有修订

刘成有修订

最后更新 2023-07-04
浏览 353
最后更新 2023-07-04
浏览 35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837~1911)

清末佛学家。字仁山。

英文名称
Yanɡ Wenhui
仁山
出生日期
1837
去世日期
1911
所属学科
宗教学

杨文会,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幼年随父居北京。太平天国时期,转徙于皖、浙、苏之间。早年杨文会全身像杨文会全身像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清同治元年(1862),偶于安庆书肆中购得《大乘起信论》,读后心向佛教,从此立志研究佛学,搜求佛经,刻印流通。同治五年移居南京,主管政府建筑工程,结识通佛学的王梅叔、魏刚、赵惠甫、曹镜初等人。不久即与好友十多人募捐集资,在南京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光绪四年(1878),随曾纪泽出使英、法,学其政教,购得许多科学仪器归国,提倡研究科学技术。越数年,又随刘芝田出使英国,考察制造技术诸学,深探列强立国之本。在伦敦,结识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通过书信往来,得知中国古代散佚佛典,现存日本者颇多。回国后经南条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等,也曾为日本编印《卍续藏经》提供佛教典籍数百种。光绪二十年,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同年在上海会晤锡兰(今斯里兰卡)达摩波罗居士,支持他从事印度佛教复兴运动。光绪三十三年,在金陵刻经处设祇洹精舍,自编课本,聘诗僧苏曼殊教授梵语、英语,培养兼通中西文字和佛学的僧俗20余人,为赴印传法做准备。不久因经费困难停办。鉴于日本出版的《卍续藏经》以博采为主,粗于甄别,乃立志组织编刻《大藏辑要》,选佛典三千余卷,精加校订,最后完成两千余卷。1910年创办佛学研究会,亲任会长,定期讲经。著述有《等不等观杂录》等,收入1919年金陵刻经处编辑的《杨仁山居士遗著》。其佛学思想,学兼各宗,尤“深通法相华严两宗,而以净土教学者”。杨文会毕生致力于振兴佛教,提出“马鸣宗”的构想。弟子及从学者甚多,有谭嗣同、黎端甫、桂伯华章炳麟欧阳竟无、孙少侯、李证刚、蒯若木等。2000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周继旨校点的《杨仁山全集》。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