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 . 宗教学 . 佛教 . 〔人物〕 . 普贤

普贤

/Samantabhadra/
条目作者华方田景天星
条目作者华方田

华方田

景天星

景天星

最后更新 2023-07-25
浏览 315
最后更新 2023-07-25
浏览 31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佛教菩萨名。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音译三曼多跋陀罗、三曼陀颰陀、邲输颰陀,意译遍吉。

英文名称
Samantabhadra
所属学科
宗教学
音译
三曼多跋陀罗、三曼陀颰陀、邲输颰陀
意译
遍吉

吉藏《法华义疏》卷十二云:“普贤者,外国名三曼多跋陀罗。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罗,此云贤也。此土亦名遍吉。遍犹是普,吉亦是贤也。”澄观《华严经疏》卷五载“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一行《大日经疏》卷一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其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左胁侍为文殊),专司“理”德、“定”德和“行”德,与显“智”“慧”“证”的文殊共诠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在四大菩萨中,普贤菩萨表征大行,是为菩萨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述“普贤十大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此为诸菩萨行愿之津要。其坐骑多为六牙白象,原为菩萨所化,以示威灵。据《普贤观经》,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刚界曼荼罗胎藏界曼荼罗中。在中国佛教界,传说其应化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八十华严》提到的“光明山”被认为是峨眉山。

四川峨眉山金顶十面普贤造像四川峨眉山金顶十面普贤造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