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哲学 . 宗教学 . 佛教 . 〔人物〕 . 弥勒

弥勒

/Maitreya/
条目作者华方田撰景天星修订
条目作者华方田撰

华方田撰

景天星修订

景天星修订

最后更新 2023-07-25
浏览 449
最后更新 2023-07-25
浏览 44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佛教菩萨名。音译梅呾丽耶、末怛唎耶、迷底屦、弥帝礼、弥帝隶、梅低梨、梅怛丽、迷谛隶。意译慈氏。或说“慈氏”为姓,“阿逸多”为名,意为“无能胜”;或说“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

英文名称
Maitreya
又译
梅呾丽耶、弥帝礼
所属学科
宗教学
音译
梅呾丽耶、末怛唎耶、迷底屦、弥帝礼、弥帝隶、梅低梨、梅怛丽、迷谛隶

窥基《阿弥陀经疏》云:“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一行《大日经疏》卷一云:“慈氏菩萨者,谓佛四无量心,今以慈为称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家,故曰慈氏。”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弥勒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的一宁夏须弥山石窟大佛楼弥勒大佛宁夏须弥山石窟大佛楼弥勒大佛个婆罗门家庭,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弥勒出家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曾预言其将继承自己的佛位成为未来佛,因而弥勒又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是婆娑世界的下一尊佛。弥勒佛像庄严肃穆,端坐于大雄宝殿之中。另有一种弥勒菩萨像,头戴天冠,上着法衣,下着裙,寂静安详,单独在天王殿、弥勒阁中供奉。但在中国许多佛教寺庙中,弥勒被塑造成一大肚和尚的模样,双耳垂肩,身穿袈裟,袒胸露腹,箕踞而坐,手捻串珠,喜眉乐目,笑口常开。这一形象的原型是唐末五代时期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区)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人称“布袋和尚”。因传说其为弥勒的应化身,故后人按他的模样塑像供奉。

另据近代佛教学者考证认为,弥勒为一实有人物,是瑜伽行派唯识宗)始祖,著有《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