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叙词表遵循传统叙词表的结构与原理,使用超链接显示概念及其关系,借助于Web浏览器进行访问,是传统叙词表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和新发展,其编制和应用已引起国内外信息组织领域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叙词表相比,网络叙词表的构建目的从以资源为中心的标引应用发展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检索需求,构建方式从人工编制发展为以计算机为主、人工为辅的模式,使用群体从专业人员发展为大众用户,载体形式从纸本印刷型转变为网络数字化,格式类型从单一版本发展为多数据格式并存。
网络叙词表
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引、浏览、检索和导航的概念语义工具。
- 英文名称
- network thesaurus
- 所属学科
- 图书馆学
网络叙词表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嵌入式两种。独立式网络叙词表不属于任何检索系统或数据库,不与任何信息资源链接,仅提供词汇的检索、浏览服务,如世界银行的《世界银行叙词表》,在官网提供浏览和检索服务。嵌入式网络叙词表将叙词表集成到检索系统或者数据库中,通过浏览叙词表款目可以链接到相应的信息资源,如《工程主题词表》(SHE)与《工程索引》(EI)数据库链接,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叙词表嵌入美国教育资源网关中,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农业多语种叙词表》(AGROVOC)提供多语种农业术语概念的检索、浏览、翻译转换服务并与FAO的AGRIS数据库关联。
同传统叙词表一样,网络叙词表的结构通常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由后台数据库(词表的内容系统)和前台网站系统(用户界面)组成,后台数据库实现词表数据的存储、提取功能,前台网站系统建立用户与词表的联系和交流;有一些网络叙词表还与其编辑维护系统相关联,提供在线编辑维护功能。微观结构包括叙词款目内容和各种显示方式,叙词款目内容包括叙词的各种基本描述信息和词间关系,显示方式主要包括字顺显示、等级结构显示、主题浏览等,并通过超链接进行术语概念的跳转。
叙词表的编制是一项耗时耗力、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于网络编制系统,多用户、多单位协同编制模式是网络叙词表的主要编制模式。受应用环境、用户群体等变化的影响,新的叙词表编制标准也在不断修订中,以满足网络叙词表编制的需求,主要有美国的《单语种主题词表的构建、格式和管理指南》(ANSI/NISO Z39.19—2005)、英国的《用于信息检索的结构化词表指南》(BS 8723—2008)、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 第1部分:信息检索叙词表》(ISO 25964—1),以及中国的《信息与文献 叙词表及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 第1部分:用于信息检索的叙词表》(GB/T 13190.1—2015)。
标引和检索是叙词表最基本的应用,网络叙词表既可以用于实体文献信息资源的标引与检索,还可以用于网络数据库、信息门户等网络资源的标引与检索。此外,还可以与搜索引擎链接,提供检索式的优化与检索扩展。
据分类仓储(Taxonomy Warehouse)网站收录统计,网络叙词表有100余部,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中国的大型综合性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也发布了网络版,提供网络浏览、检索服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2009年起启动对《汉语主题词表》的网络化改造和增补修订,提供在线检索和辅助标引服务。
扩展阅读
- 司莉,柴源,周李梅,等.国外网络叙词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图书馆杂志,2011,30(7):22-26.
- 陈红艳,司莉.网络叙词表构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