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信息组织】 . 【信息组织的分类法】 . 著者号码表 .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

/Universal Author Number Table by Chinese Phonetic/
条目作者陈红艳

陈红艳

最后更新 2024-02-02
浏览 288
最后更新 2024-02-02
浏览 28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第一部由全国图书情报界协作编成的查号式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

英文名称
Universal Author Number Table by Chinese Phonetic
原著出版时间
1992-06
原著出版机构
海洋出版社
主要人物
刘湘生

由全国文献情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委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分类主题研究分会合编,刘湘生主编,1992年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适用于各类图书馆和情报机构,为全国在版编目、联合编目和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

号码表结构。由编制与使用说明、主表、复分表组成。主表是取基本号码依据,复分表是分配有多个号码定号依据。

收字范围。该表收汉字2867个。所收汉字以个人著者姓氏、团体著者首字、部分文献题名首字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下规定按名称排列的首字及其相关的常用复合词为范围,同时收录少量地区名称和团体名称。

汉字排列。该表汉字排列依汉语拼音音序(音节—声调),同音字再依笔画笔顺排列。主表字母分段中出现的地名、机构名,按音序排入音序段落中配号,配号后再将其抽出移至后部集中排列。

号码结构。著者号码的标记符号,采用由一个字母(汉语拼音首字母)和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混合号码。当为该表缺字配号时,数字部分可能超过三位。

号码的分配。①以汉字在著者名称首字中出现的频率为依据,频率高者多配,低者少配,每字至少一号。②分配有多个号码的汉字,依名称第二字出现的频率分出区段,必要时再依著者复分表确定号码。③汉字的多音字依其读音分别在主表相应的音节、声调下列出并配号,如“朝”字分别在Chao和Zhao两个音节下列出。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具有区分性强,重号少;规律性强,一致性好;便于取号,方便查检;容量大,伸缩性好;篇幅和长度适中等优点。但是,该表在推广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在抽样查验、收字特点、规范要求、自动配号系统、手工配号与自动配号的对比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制订有关政策、法规,不断修订、补充、完善,加快其在国家级大型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通过在版编目向全国推广示范,实现文献标引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 刘湘生.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 张琪玉,刘湘生.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教程.北京:华艺出版社,1994.
  • 冉去疾.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的几个问题.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4):35-36.
  • 吴昌合.《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为何难以推广.图书情报工作,2000,(9):80-8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