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对馆藏数字资源数量、结构、学术价值以及使用效果等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总体评价。
数字资源评估
对数字资源的状况、功能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又称数字资源评价、电子资源评估、电子文献评估等。
- 英文名称
- appraisal of digital materials
- 所属学科
- 图书馆学
- 又名
- 数字馆藏评价、电子资源评估、电子文献评估
国外对数字资源的评估较国内起步早,重点集中在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有关标准的修订、绩效评价与质量管理等方面。有关项目及团体如:欧盟图书馆信息通信计划中的图书馆绩效评价质量管理系统项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和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等。进入21世纪,数字资源的评价和选择、评价的战略使用与绩效测定、图书馆绩效的评价、绩效指标的验证与完善、数字资源的成本使用效率比较等成为关注热点。中国的侧重点为国外研究成果和动态介绍、数字资源的数量评价、同类数字资源的比较评价、评估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探讨、数字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字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等。
总体来看,国外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侧重于应用和对实践的指导,对于评价指标的获取、统计分析和验证研究较为深入具体,并通过绩效评估验证信息资源质量,实现对其质量的管理,而不是单纯地用某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①数字资源评估目标。即对数字资源的范围、深度和利用有准确的把握,为数字资源建设和发展提供向导,为数字资源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准备,衡量数字资源发展政策的效用,测定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析影响数字资源评价目标的内外因素等。②数字资源评估范围确定。包括图书馆有所有权的数字文献,如各类数据库的本地镜像、光盘等,自建的特色数据库、本馆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制品,图书馆购买了使用权的数字文献,如非本地镜像的电子期刊、电于图书等,经整理加工的网上免费或开放获取数字资源等。③数字资源评估方法。数字资源评价需要借助特定方法来实现,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决定着数字资源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清单查证法、专家评价法、链接分析法、元数据评价法和用户利用测试及各类定性、定量方法的综合运用。④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数字资源内容、形式、服务、利用和管理评估标准的选择,数字资源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关系、考察对象、评价来源和方法的选择),数字资源评价指标(如权重和计算)的测定。⑤数字资源评估的步骤。包括确定评估目标、调研以往评价成果和工作、选取相关数据并设计评估方法、选取相关资源或用户样本、开展评估研究、处理和分析数据、总结并提交评估报告。⑥数字资源评估术语的标准化研究。⑦数字资源评估模式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馆藏数字资源评估是图书馆内部控制的工具,通过持续和定期的馆藏数字资源评价,可以确保馆藏数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就图书馆外部而言,将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评估作为对馆藏情况的客观描述,可以向上级单位证明馆藏数字资源存在的价值以及图书馆管理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也可以作为图书馆申请经费的依据。
扩展阅读
- 肖希明.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 戴龙基.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索传军.论数字资源评价/评估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