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谈判签订是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核心环节,是决定后续数字资源利用和服务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
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条款主要有:①所购数字资源的内容、定价和购买模式。②授权使用范围。允许使用数字资源的授权用户范围、允许使用数字资源的地点场所。③授权使用方式。允许图书馆和授权用户开展的信息利用方式,可选方式包括检索、浏览、打印、下载、存储、整合、文献传递、课堂教学、文本挖掘等;一般也会提出明确禁止的数字资源使用方式,如超量下载、复制传播、商业性再利用等。④技术支持。出版商的售后服务、对馆员和用户的培训支持、系统升级和故障维护等。⑤数字资源统计。出版商需要采用规范的统计标准,提供用户阶段性数字资源利用统计分析数据。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与利用。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备份存档权和长期使用权进行明确规定。⑦免责条款。当终端用户违规使用数字资源,或出现资源内容的著作权纠纷时,图书馆不应承担责任。⑧出现合同纠纷时的处理程序。
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谈判签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平衡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关系。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发布的《许可原则》,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等发布的《电子资源许可原则》等文件为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制定提供了指导性方针。一些机构制定了数字资源许可协议模板,以标准格式列出了许可协议应具备的基本条款和相应规定,可以为图书馆和出版商在谈判制定许可协议时提供参考。比较有影响力的数字资源许可协议模板包括: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制定的“NESLi2许可协议模板”,美国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委员会等机构开发、由研究图书馆协会维护的“Liblicense许可协议模板”等。图书馆需要借鉴这些原则性文件和许可协议模板内容,在与出版商谈判制定数字资源许可协议过程中,积极为图书馆自身和用户的数字资源利用争取更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