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的单根竹片谓之“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谓之“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用丝绳编的称“丝编”,用皮绳编的称“韦编”。
“简策”前面通常有两根简为空白竹、木片,称“赘简”。赘简背面一般用于书写书名或篇名。简策最后一根简称“末简”或“尾简”。简策通常以末简为轴卷成一束存放,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则露于外面。它既类似于后世卷轴护首外面的题签,又似现代书籍封面,具有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面作用。
一束简策内容字数有限,篇幅较长的文章或著作分几束简策完成,每束简策书名或篇名下加有文章或书籍总称与次第。简策装置于“帙”或“囊”中。
对后世书籍装订形式的演变影响较大。如“策”与后世册页书籍的“册”同义;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末简与卷轴装的“轴”相类似;盛装简策的“帙”和“囊”演变成后来的函套等。
简策装起自商周,迄于东晋。随着纸的应用和纸本书的通行,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这种装订方法也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