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文献学与文献保护 . 文献学 . 【文献类型】 . 古籍

古籍

/guji ancient books/
条目作者陈红彦

陈红彦

最后更新 2024-01-24
浏览 671
最后更新 2024-01-24
浏览 6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又称典籍、载籍。

英文名称
guji ancient books
所属学科
图书馆学
又名
典籍、载籍

古籍是古人有意识地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传播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又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曹之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须具备知识信息、著作方式、文字、物质载体、文字制作技术、装订形式6个要素。

通行说法是简牍为最早的中国古籍,正如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尚书·多士》:“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可知,夏商之际书籍已经存在。而早期的文字记录,例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等,不是正规书籍,却为正规书籍的产生做了各方面的准备,是中国书籍的初期形态。

中国古籍包括汉文及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国古籍载体主要有竹木简、缣帛、纸等,主要装帧方式有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还有粘叶装、缝缋装等。从制作方式划分,可分为稿本、写本、抄本、刻本、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金属活字本、套印本等,从主持刻书机构或出资者划分,可分为官刻本、监刻本、公使库本、经厂本、司礼监本、内府刻本、藩府刻本、殿本、局本、聚珍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书院刻本等。现存古籍中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称为善本,其时间下限为乾隆六十年(179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1部分:古籍》可作为古籍定级的依据。

  •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