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生态毒理与污染生态学〕 . 污染生态学 . 〔污染物毒性评价〕

生物可达性

/bioaccessibility/
条目作者戴家银

戴家银

最后更新 2024-08-01
浏览 155
最后更新 2024-08-01
浏览 1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游离态形式溶解于液相环境介质、土壤或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吸收进入有机体体内的能力。

英文名称
bioaccessibility
所属学科
生态学

生物可达性是衡量生物可利用性的终点指标之一。包括实际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潜在的生物可利用性,前者用于自身可直接被有机体吸收的污染物,后者用于自身不能被吸收但其分解产物可被吸收的污染物。有机体的吸收使液相介质中污染物减少,从而促使与固相介质弱结合或可逆吸附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从固相介质向液相介质迁移。检测污染物从固相介质向液相介质的迁移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其生物可利用性。

尽管生物可利用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态毒理及风险评估中,但尚未形成被多领域广泛接受的精确定义。在环境科学领域,生物可利用性指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内可被生物吸收的能力和/或其对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对于土壤及沉积物来说,生物可利用性过程是指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这些反应决定了化学物质对有机体的暴露。生物可利用性过程包括:结合态污染物的迁移,结合态污染物的释放,游离态污染物的迁移,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反应位点的结合及毒性作用的发挥等。

  • EHLERS L J, LUTHY R G.Contaminant bioavailability in soil and sedi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2003,37(15):295-302.
  • CUI X Y, MAYER P, GAN J.Methods to assess bioavailability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principles, operations, and limitations.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3,172:223-23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