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简称一类清查数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简称二类调查数据)、作业设计调查数据(简称三类调查数据)、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营造林数据、林业征占地数据,以及其衍生数据及与这些数据相关的标准、文档、技术规程等,包括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可用于支撑森林资源状况分析、森林经营规划决策等。
1983年,为了对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进行管理,由当时的林业部调查规划院负责的《森林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建立》课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森林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在FELIXC-512机、SOCRATE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建立的,同时还建立了软件系统对该数据库进行管理分析汇总。“六五”期间对全国森林资源数据库又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之后各省在二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dBase、FoxPro等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森林资源数据库开始引入空间数据进行森林资源数据的存储。
2001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承担的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林业资源数据采集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开启了森林资源数据网络化的进程。2010年8月,原国家林业局启动的全国林地“一张图”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网络化运行。
森林资源数据中除了标准、文档、技术规程外,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均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以一类清查数据和二类调查数据为例,见下表。
类别 | 主要内容 | 属性数据 | 空间数据 |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一类清查数据) | 样地因子调查数据 | 样地号、样地类别、图幅号、流域、林区、气候带、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名称…… | 点状矢量图(样地坐标位置) |
样木因子调查数据 | 样地号、样木号、立木类型、检尺类型、树种代码、胸径、树高…… | 方位角、水平距 |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二类调查数据) | 小班调查数据 | 县、乡、村、林班、小班、地类、林种、面积、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森林类别、事权等级…… | 面状矢量图(二类小班分布) |
截至2019年森林资源数据的存储多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加空间数据引擎的方式。在常规关系型数据库之上添加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森林资源数据库未来将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挖掘和发挥森林资源数据资源的各项效能,为林业建设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