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文化研究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行业传承

/industry inheritance/
条目作者吴旻瑜

吴旻瑜

最后更新 2023-06-21
浏览 145
最后更新 2023-06-21
浏览 14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发生在工商业团体中的一种职业身份、知识技能的代际传递现象。

英文名称
industry inheritance
所属学科
教育学

“行业”一词原指工商业的类别。关于“行”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代。但作为一种工商业组织的形成,应当早于隋代。宋代之后,随着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古代,“行”的主要职能有两种:①负责行业内部的自主管理,如管理各作开业、收徒,协调各作匠人薪资,承担同业公益帮扶,筹办行业典仪、祭祀行业神明等。②联系官府与行内各作,一方面代表行户向官府争取利益;另一方面协助官府办理行内的役使、课税等事务。在官府的支持下,“行”对内部成员有着相当的控制力,如在明代,加入同业行会组织,都要登录于册,数年进行一次审编。

一般来说,“行”对技艺的传习有着明确的要求。清代道光十一年(1831),长沙明瓦店条规记载,外行入帮,均要学习三载,香钱酒章均照旧章。乾隆五十二年(1787),长沙衬铺条规规定,店家带徒弟,三年为满,设席出师。还规定,带徒,三年一进一出,毋得滥规,违者议罚。除了对学徒招收数量、学习年限加以规定外,“行”还要求各作在招收学徒时,要以各种形式向“行”缴纳相关费用。可见,技艺的传习并非是一种师徒之间的个体行为。

此外,在“行”的控制下,技艺的习得也成为个体入行从业、获得职业身份的先决条件。长沙明瓦店条规规定,未学习手艺者,均不许入帮。长沙衬铺条规规定,倘(学习)年限未满,同行不得雇请,如有请者,罚戏一台。

  • 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
  • 曲彦斌.行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 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