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交界地区。长约450千米,宽约200~240千米,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中国古代称不周山、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阿克陶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高原内,主要居住民族为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
中国最西部的高原。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交界地区。长约450千米,宽约200~240千米,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中国古代称不周山、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阿克陶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高原内,主要居住民族为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
帕米尔高原不是一个平坦的高原,而是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与盆地构成(见图),是众多山脉交会的山结。在萨烈兹湖西北被南北走向的科学院山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帕米尔地形较开阔坦荡,西帕尔则由若干条大致平行、呈东北—西南方向的山脉谷地构成,以高山深谷为特征。高原在中国新疆境内海拔3000~7000米,平均海拔4000米,其中高峰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公格尔峰海拔7716米。属严寒的强烈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别是东帕米尔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更为显著,冬季漫长(10月至翌年4月)。海拔2000~3000米的山谷年均温度6.8~3℃;海拔3000~4000米山坡年均温度-1.5~-4.2℃;海拔4000米以上喀拉喀什河上游河谷赛图拉,在海拔3700米处绝对最低温达到-22.45℃,在4000米以上地带平均温度不足-6℃。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年均降水量变幅也极大,海拔2000米处平均年降水量72毫米,海拔4000米以上年降水量仅20~30毫米,高海拔年降水量248~350毫米。
自然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差异和东西差异,主要是由于高原地形的垂直差异和东西地形差异以及降水量从西向东显著减少造成的。①垂直地带性差异。高原下部和山谷,是以蒿类和盐木为主的荒漠群落;海拔3200~3600米,为多刺垫状植物群落(如多刺紫云英);海拔3600~3800米,为棱狐茅、针茅草原地带;海拔3800~4300米,发育着高山寒漠植物;海拔4300米以上为高山永久积雪带。②东西部差异。帕米尔高原植被主要为荒漠化草原和高寒荒漠,在宽谷则分布着柳灌丛和草甸等。有植物48科204属531种,其中蕨类3科3属5种、裸子植物3科3属9种、单子叶植物9科39属137种、双子叶植物33科159属380种。双子叶植物种数占绝对优势;有特有种31种,如昆仑方枝柏、阿合奇杨、塔什库尔干藏芥、帕米尔从服等。西帕米尔的河谷,生长有柳、杨、桦和沙棘属蔷薇属组成的灌丛,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还可栽培葡萄、苹果和杏树;东帕米尔则主要是高山寒漠景观,没有乔木植被,仅在谷底、盆地及干燥的山坡生长着优若属的矮小灌木、刺雪属和棘豆属的一些垫状植物,在较湿润的谷底生长有蒿草。东帕米尔苔地是山羊和盘羊的主要繁育地,偶尔会发现青绵羊和东方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