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方式,是由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发送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接收机”,以及传输光的回路“光纤”构成。光纤传感是在光通信基础上增加传感功能,是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器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源,然后经光探测器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光纤功率校准主要利用稳定光源和标准光纤功率计进行,其量值溯源至国家激光小功率基准,更高精度的量值溯源至低温辐射计基准;光纤波长校准主要利用可调谐激光光源和标准光波长计进行,该量值溯源至国家激光波长基准。光衰减与回波损耗校准主要利用稳定光源、与光回损测量装置进行,该量值溯源至光纤功率标准;光纤偏振校准主要利用稳定光源与光偏振综合测量装置进行,可开展光纤偏振消光比、偏振度测量,该量值溯源至国家光纤功率标准;光源线宽校准主要利用窄线宽光源与线宽测试系统进行,该量值溯源至国家微波频率标准;光网络动态参数校准主要利用可调谐激光器、标准光功率计、标准微波功率计、采样示波器以及频谱仪等装备来进行,可开展光接收机频率响应、光网络传输速率、时延校准测试,量值溯源至国家微波频率、光纤功率标;光纤光栅解调仪校准可利用宽带光源、标准光纤光栅、解调测量装置进行,实现解调波长量值传递,量值溯源至国家激光波长基准。
光纤通信和传感计量可参考《光纤光功率计检定规程(JJG 813—2013)》《通信用光谱分析仪检定规程(JJG1035—2008)》《通信用光回波损耗仪校准规范(JJF 1325—2011)》《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校准规范(JJF 1456—2014)》《光电探测器带宽测试仪校准规范(JJF 1549—2015)》等一系列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解决相关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需求,确保测量仪器的量值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