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民俗 . 民间社会组织民俗(中国) . 人生礼仪 . 丧葬习俗 . 〔丧葬礼仪〕

吊唁

/condoling/
条目作者陈连山

陈连山

最后更新 2024-10-08
浏览 254
最后更新 2024-10-08
浏览 25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丧葬礼仪之一。丧家的亲友亲自或派人到丧家哀悼死者、慰问丧家的习俗。又称吊丧、吊孝。

英文名称
condoling
又称
吊丧、吊孝
所属学科
社会学

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作为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袭至今。中国周代已盛行。《礼记·檀弓下》记载:“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根据吊唁者与死者关系的上下、亲疏、远近有别,吊唁活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的吊唁一般包括吊唁者向丧家赠送钱物,或祭品、香烛、纸码,称“奠仪”,以示慰问,并向死者上香、跪拜、哀哭。丧家跪谢,并设宴招待吊唁者。布依族有亲友持三炷香到丧家吊唁的习俗。朝鲜族吊唁者向遗体三叩首,并与丧家互相叩首,所带丧礼是蜡烛或酒。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带着糕馃、糯米饭和咖喱前去吊唁,丧家设宴招待。日本人吊唁时给丧家赠送香典钱,若死者是户主,香典钱可以高达吊唁者工资的45%。葬礼之后,丧家回赠谢礼钱,相当于所收礼物的一半或1/3。现代中国城市里的吊唁活动中较少哀哭,并以鞠躬代替跪拜,多向丧家送挽联、挽幛、花圈等。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