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矿冶工程 . 〔矿业工程〕 . 选矿 . 尾矿综合利用 . 〔尾矿综合利用环境与安全〕

尾矿库淋溶带

/leached zone in tailings pond/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2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3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已闭库的含有硫化物的尾矿库中直接暴露于地表或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尾矿。又称尾矿库氧化淋溶带。

英文名称
leached zone in tailings pond
所属学科
矿业工程

由于长期在大气氧、雨水或其他地表水以及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中的硫化物不断发生氧化作用而生成较易溶的硫酸盐类物质,并在水的迁移过程中不断被带走,导致尾矿中的硫化物大量减少。原来与硫化物结合的低溶解度含重金属和砷的矿物被氧化分解溶蚀,形成硫化物含量较低或极低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尾矿库表层。尾矿库淋溶带的形成也是尾矿中主要重金属等污染物大量被迁移出尾矿库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过程。尾矿库淋溶带在中国北方寒冷和干旱地区发育较慢,分带现象也不明显。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湿热多雨,现存的含硫化物尾矿库分布也较广泛,尾矿库表层的尾矿易被氧化淋溶。因此,显著的尾矿库淋溶带在中国南方有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或贵金属集中产区的已闭库尾矿库中广泛存在。在含硫酸根的复盐类矿物中,如黄铁钾矾-砷菱铅矾类矿物,砷和重金属可以采用类质同象替换的方式形成一系列含砷和重金属阳离子的复杂矿物,这些矿物大多具有很低的溶解度。因此当这些矿物出现在尾矿库淋溶带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砷及有害重金属成分从尾矿库迁移到外部环境中。

  • 谭绩文,等.矿山环境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
  • 沈渭寿,邹长新,燕守广,等.中国的矿山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
  • 党志,刘云,卢桂宁,等.金属矿山尾矿钝化技术与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