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石堆生态修复的目的是逐步恢复矿山废石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对于含有硫化物和重金属等有毒元素的废石堆,生态修复方案优先考虑阻止空气中的氧和水中溶解氧大量进入废石堆,并与还原介质、酸性中和介质等要素在时空分布上进行有机协同,考虑生态初步恢复后在不同尺度上长期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演化规律,保证生态恢复的永久性良性循环。
废石堆生态修复的原理为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废石堆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废石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逐步恢复到一定水平。
废石堆生态修复的工艺为在对已破坏区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废石堆的生态恢复利用方向,进而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场地稳定与处理。首先对堆场坡脚进行拦挡,然后对场地进行缓坡或分台阶稳定,同时对稳定平台进行碾压等处理,对于污染严重的采选矿废石还需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②场地灌排系统构建。废石堆渣粒径较大不易保存水分,高温时地表温度高,易缺水,应通过灌排系统调节。③土壤重构。废石堆因颗粒间空隙较大,因此需场地熟化后平整、底层经碾压后覆土,对其进行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等处理。④植被构建。种植适应性强或抗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构建植被立体结构,同时适当引进针叶树种,提高扬尘处理效果。⑤后期管护。为保证生态修复效果,需及时对植被、沟渠等进行管护。